首页 > 最新动态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行时 | 大宗商品通关更便捷
最新动态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行时 | 大宗商品通关更便捷
2025-05-017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4月24日启动。“海关发布”推出专栏“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进行时”,介绍相关单位聚焦广大企业需求,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实际问题,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本公号陆续转载。


4月2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上,“阿勒山”轮缓缓靠泊。两名海关关员操作无人机,利用智慧鉴重系统,仅用几十分钟就完成了货舱装载重量的载重计算。
“以前海关关员要乘坐小艇绕船才能完成水尺读取,之后还要核对船舶数据信息,手工计算重量,最快也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得出最终鉴定结果。”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大宗商品事业部经理王阳军说,现在依托智慧鉴重,整个过程用时缩短了30%以上。
海关关员使用无人机进行水尺观测
为破解传统大宗散货重量鉴定以人工计算为主、作业耗时冗长的难题,青岛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开发上线“进口大宗商品重量鉴定智慧管理系统”,依托信息化互联手段,实现了自动提取报关单基础数据、自动计算全船货物重量。同时,在大宗散货水尺鉴定中引入无人机设备,有效克服了不良天气等因素对水尺计重效率的影响。
“在智慧系统和智能装备的双重加持下,平均每年可减少港区压港时长600小时以上。”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查检二处查检三科副科长张诚介绍,今年以来,黄岛海关累计开展智慧鉴重超800万吨,为相关企业节省费用超400万元。
青岛港是全国重要的大宗原材料进口口岸和矿石、棉花、橡胶、原油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航线总数超230条。青岛海关联合港口部门开发应用“云港通”散货智慧查验系统,实现对口岸资源和港口生产资源的信息化整合,让港口、企业可以直接查询海关放行信息,足不出户办理海关业务。
海关关员对进口铁矿石进行现场查验
为了进一步畅通口岸物流,青岛海关还为青岛港量身打造“船铁直转”新模式,推动港口将卸船作业线与铁路装车作业线相连通,在保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实现进口矿产品边卸船边装火车作业。同时,综合运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研发进境粮食智能查检、取样装备,每船表层检疫和取样时间缩短至1到1.5小时,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左右。
便捷的通关环境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的通关成本,也给港口吸引货源带来助力。青岛港股份有限公司前港分公司调度室副主任陈彦宏说:“得益于海关监管模式改革,大宗散货的卸货时间大幅缩短,港口泊位使用效率明显提高。智慧鉴重已经成为我们的‘金字招牌’,再叠加青岛口岸的区位优势,我们的业务量持续增长。”
来源:海关发布
投稿邮箱:caop1206@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