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全球贸易和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空港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关键枢纽,其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传统的卫生检疫模式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时,暴露出诸多弊端。而人工智能(AI)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海关卫生检疫的智能化转型带来了新的曙光,为提升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提供了强大助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困境
(一)人力与资源不足。
空港口岸每日人员流量巨大,传统的卫生检疫工作涵盖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审核、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多个环节,这些工作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在客流高峰期,卫生检疫人员需要长时间、高强度地完成一系列工作,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疏漏,导致效率低下。
近年来,受机构合并人员调整的影响,大量经验丰富的卫生检疫人员退出一线队伍。卫生检疫工作对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新入职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积累,才能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目前,卫生检疫专业人员的培养周期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这使得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面临着严峻的人力短缺问题。
(二)疫情监测与预警滞后。
在全球传染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空港口岸海关旅检部门在获取和分析疫情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国际疫情动态瞬息万变,而现有系统难以实时追踪这些变化,导致旅检部门难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疫情信息。这使得疫情监测和预警的时效性大打折扣,风险研判往往只能依赖事后复盘,缺乏前瞻性。无法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只能在疫情传入后才采取相应的防控手段,这无疑增加了传染病传入的风险,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
(三)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海关卫生检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如边检、地方卫健、疾控等。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存在诸多障碍。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往往是独立开发和运行的,数据格式、标准和接口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在各部门之间顺畅流通,形成了信息孤岛。
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卫生检疫工作的整体效率和精准度。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边检部门掌握着旅客的出入境信息,地方卫健部门拥有本地的疫情防控数据,疾控部门则专注于传染病的监测和研究。由于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海关卫生检疫部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控决策时,无法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影响了联防联控机制效能的发挥。
(四)风险评估与防控难度大。
空港口岸的旅客和货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这给传染病传播风险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简单的数据统计,难以准确识别和量化各类传染病传播的风险因素。由于风险评估不准确,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对高风险旅客和货物的检疫力度不足,而对低风险对象过度检疫的情况,难以有效遏制传染病的传播。
二、AI+数据技术功能作用
AI + 大数据技术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它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物联网设备、政务系统等,收集储存海量、多源、异构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全球疫情数据、航班信息、旅客健康申报数据、口岸卫生检疫数据等多个方面。
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算法等手段,AI + 大数据技术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关联,实现对数据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计算机借助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完成数据深层次特征提取,进而实现对图像或视频中的视觉信息、人类语言的理解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图像识别技术可快速筛查旅客体温,智能识别行李违禁品。基于历史数据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预测疫情传播趋势,对高风险航班发出风险预警。利用物联网设备,如体温监测仪、智能监测设备等,可实时采集口岸数据,实现对口岸卫生检疫情况的实时监控,大大提升响应速度。此外,通过数据建模还能优化检疫资源配置,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等资源,提高卫生检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AI 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和 AI 的智能分析能力,为解决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AI+大数据技术在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中的应用及可行性
(一)智能监测与预警。
海关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全球疫情数据、航班信息、旅客健康申报数据、口岸卫生检疫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起全面、精准的疫情监测模型和传染病传播模型。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和运算,能够预测传染病的输入风险和传播趋势,实现对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风险评估。
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深入分析,海关可以确定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航班和旅客,并对其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旅客体温异常、健康申报信息存在风险等,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检疫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确保提前做好防控准备,有效降低传染病传入的风险。
(二)健康申报与风险评估。
借助大数据技术,海关实现了对旅客健康申报信息的电子化采集和存储,方便了信息的管理和查询。同时,通过 AI 技术对申报信息进行智能审核和分析,能够快速识别异常申报内容,如发热、咳嗽、接触史等敏感信息,及时发现虚假申报和异常情况,提高健康申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结合旅客的旅行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多维度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海关可以对旅客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对于高风险旅客,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测,采取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对于低风险旅客,则简化检疫流程,提高通关效率。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既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又提高了旅客的通关体验。
(三)智能体温监测和异常报警。
利用 AI 技术中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旅客图像和体温数据的分析,海关能够实现对旅客的自动体温检测和异常情况报警。例如上海海关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启用的全国首套卫生检疫智慧监测系统,通过“多点监控+智能闸机”的组合,对旅客进行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审核等,实现了对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有效防范了传染病的输入风险。
(四)智能查验与流程优化。
大数据技术整合旅客的行程信息、接触史、健康状况等多维度数据,构建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AI 技术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快速追溯传染病的传播路径,确定密切接触者,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智能 AI 设备可实现自动测温、健康申报审核、旅客分流等功能,避免了海关人员与传染病人员的近距离接触,降低了感染风险,提升了大客流场景下的通关效率。
此外,AI + 大数据技术还实现了卫生检疫流程的全面电子化和自动化,如健康申报、流调、采样、样本送检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使整个卫生检疫流程更加规范、高效。
(五)智能决策支持。
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和 AI 的智能算法,海关卫生检疫部门能够获得科学的决策支持。通过对疫情数据、旅客流量、检疫资源等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可以为海关提供合理的防控策略建议,如确定检疫人员的调配方案、优化检测设备的布局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卫生检疫工作的整体效能。
这些应用在技术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目前,AI 和大数据技术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医疗、金融、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领域的应用也将更加成熟和深入。同时,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加大,为 AI + 大数据技术在海关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未来发展前景
(一)技术融合与创新。
未来,AI 与大数据技术将与其他新兴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5G 等进一步融合,形成更强大的技术生态系统。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口岸环境、旅客健康状况等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 AI 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数据来源。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的加密算法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为数据共享和信任机制的建立提供保障。5G 技术凭借其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能够快速传输大量的检疫数据,满足实时监测和智能决策的需求。
这些技术的融合将共同推动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的智能化升级。例如,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旅客的体温、心率等健康数据,利用 5G 网络将数据快速传输到大数据平台,AI 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区块链技术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疫情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二)智能化水平提升。
随着 AI 算法的不断优化和模型的持续训练,其在卫生检疫中的识别准确率和智能决策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在体温检测方面,未来的技术有望实现更精准的非接触式体温测量,误差更小,检测速度更快。在违禁品识别方面,AI 技术将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各种隐藏的违禁品,提高口岸安全保障水平。在风险评估方面,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AI 模型将能够更科学地评估旅客和货物的传染病传播风险,为检疫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这些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将使空港口岸海关卫生检疫工作更加高效、精准、智能,有效提升口岸的卫生检疫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三)智慧海关建设。
AI +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空港口岸海关向智慧海关的方向发展。智慧海关将具备智能化的监管、服务和决策能力,实现对进出境人员、货物的全方位、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在监管方面,通过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海关能够实时监控口岸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风险,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在服务方面,智慧海关将为旅客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如电子申报、自助查验等,减少通关时间和成本。在决策方面,借助 AI 技术的智能分析能力,海关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海关的整体管理水平。
智慧海关的建设将为国际贸易和人员交流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
在全球传染病防控的大背景下,各国海关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日益重要。未来,各国海关将加强合作,共同建立全球卫生检疫数据共享平台。通过共享疫情信息、旅客健康数据等,实现对传染病的联防联控。这种国际合作与数据共享机制将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全球卫生检疫的整体水平,有效应对跨国传染病的威胁。
投稿邮箱:caop1206@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