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青港物流海铁联运中心,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三科关员郭栋和应里东拿着厚厚一沓单证,在铁路集装箱之间穿梭忙碌。核对箱封号、检查箱体密封是否完好、核对放行信息……确认无误后,这些来自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汽车及零配件、日用家电、纸制品、植物油、干果、家具等过境货物将从这里启运,运往胶州、西安等地的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换装后,搭乘中欧班列发运到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青岛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东向日韩、西及欧亚、南抵东盟、北向蒙俄,是山东乃至黄河流域开放发展的重要“棋眼”,也是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节点。目前,青岛港已经实现远洋干线、深水大港、国际班列、物流场站的互联贯通,国际班列更加畅通快捷,陆海联运更加高效便利。
“相较海运、空运等其他运输方式,日韩和东南亚地区的过境运输货物抵达青岛港,转运搭乘中欧班列运往中亚国家,经过国家多,受天气等其他因素影响小,可大幅节约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刚说道。
黄岛海关立足口岸物流实际,不断优化过境业务流程,推广应用过境报关单无纸化申报,对过境货物实施全程电子数据审核,货物到达口岸经海关核销即可出境,大幅压缩过境货物通关时间和运营费用。同时,联合陆路边境口岸海关积极推进“两图一审”试点,在有效加强在途货物监管的同时,提升过境货物物流速度。
“‘两图一审’新模式下,集装箱在入境卸船过程中顺势完成机检,出境时再次通过机检,两幅机检图像比对判断,无异常即可放行。”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三科副科长刘洪波介绍,顺势非侵入式监管可让每箱压缩入境口岸等待时间6天左右,节省物流成本400元。
2025年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要求,畅通“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国际物流通道,推进不同跨境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为进一步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构建高效快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黄岛海关还强化过境关际合作,与16个口岸和中转地海关加强沟通配合,在过境转关信息放行核销、异常业务核查处置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为过境集装箱开辟海铁过境物流快速通道。同时,与铁路、港口建立紧密沟通机制,在胶黄班列之外增加公路运输作为辅助转运方式,借助智能关锁等智能化手段,提升过境货物转运效能。
“在海关的支持下,我们开行了至中亚五国以及中俄、中欧等多条国际班列线路,以‘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为载体,实现了对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海铁联运中心业务部经理代学超介绍说,此外,还开行了“过境汽车专用线路”,预计港口车辆年增量将达1万辆。
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青岛开展陆路过境运输。今年前5个月,黄岛海关共监管过境货物7204票、2.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3%、60.28%,其中七成以上去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除了箱量不断增长,过境运输的货物品类也不断丰富、拓展,已从最初的零配件等相对低端的产品,逐步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品类。”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赖凡表示,下一步,海关将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打造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多式联运物流,助力建设面向上合、辐射亚太的陆海贸易新通道,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