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一座座繁忙的码头,撑起了江苏外向型经济的“黄金水道”。每天,无数船舶在这里进出,承载着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的使命。如何确保这些开放口岸安全、高效、绿色运行?一起来看下这些文件——
《江苏省水运口岸码头泊位开放管理服务办法(试行)》《江苏省开放码头运营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这些看似专业的规章,其实与咱们的安全、环境、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今天,咱们就来划重点,看看江苏口岸监管部门是如何为开放的港口码头"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江苏港口每年吞吐的货物量巨大,仅长江江苏段港口就基本实现全面开放。但过去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的情况,就像买了车只上牌不年检,存在安全隐患!
三大背景不得不看:
1.从“增量”到“存量”:港口码头开放的增量明显放缓,进入了“存量”时代,更需精细化管理
2.长江大保护要求港口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传统港口码头开放“一开定终身”的情况较为普遍,开放后的监督管理较为薄弱,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的现象,不利于新形势下开放码头安全监管和国际航行船舶污染防治工作。
3.部分规定不能匹配江苏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开放口岸码头管理工作中陆续暴露出申报材料不够完善、验收标准不够明确等问题,原有规定制度已不能匹配江苏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
开放不是“终身制”,
安全环保是硬杠杠!
以往码头一旦获批开放,就可能“一开定终身”这一点!口岸主管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强调,码头开放必须满足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目标。
- 01 -
“准入门槛”更高
口岸码头开放主要包含四种情形:
(一)新设立口岸和口岸扩大开放。
(二)已开放口岸开放范围内新建、改建码头泊位的启用。
(三)已开放口岸开放范围内尚未启用的港口、水域、码头、泊位临时启用。
(四)港口、水域临时开放和限制性开放的口岸临时突破限制性条件。
不管是哪种情形,口岸主管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将严格把关口岸码头的安全和防污染条件。
- 02 -
“期中期末考试”常态化
开放后,口岸主管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会定期“回头看”! 重点评估码头的运营发展、效能水平、绿色安全等情况。 对没有进出境业绩的开放码头,将采取资源整合措施。发现问题?立刻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或问题严重的,可能被暂停开放业务,甚至彻底“退出开放”。
码头变化大了?
重新“体检”不能少!
码头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码头出现以下“大变样”,就需要重新走一遍审核程序,相当于再做一次“全面体检”,确保新条件下的安全。
1.码头移址重建的;
2.码头主体工程设施改(扩)建后,岸线长度变化或靠泊等级提升导致监管模式明显改变的;
3.码头新增作业货种或作业方式,导致监管模式明显改变的。
临时开放,临时启用:
灵活高效,监管不“临时”!
为了支持码头单位生产经营或满足特殊需求(比如重大活动、应急物资运输……),港口码头、水域可以申请临时启用或临时启用,在便利企业的同时监管也丝毫不会放松。
基本条件不能少
基本的查验人员、安全设施、环保设施、应急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申请期限严格管控
非开放水域、码头临时开放和已开放口岸开放范围内水域、码头临时启用的期限原则上限定6个月内,累计最长一般不超过5年,到期需提前申请延期。
存在风险立刻叫停
码头、水域存在下列情形的,临时开放或临时启用将立即停止:
1. 发生传染病疫情、核生化事件、重大动植物疫情、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和重大军事活动等情形,导致相关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或者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2. 基础设施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安全运行,查验设施设备损毁,存在重大监管风险。
3. 临时开放区域执法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国家形象。
企业主体责任更明确:
开放不是终点,是责任起点!
硬件维护好
码头业主单位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和防污染主体责任,加强码头安全和防污染设施设备及口岸查验监管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更新,保持开放条件持续有效。
软件要跟上
码头业主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自查,保持码头开放条件持续有效。
违规代价大
违反对外开放的规定,轻则处罚整改,重则影响船舶正常进出口岸手续办理,甚至导致口岸码头退出开放。
监管与服务
统一规范,协同发力!
《江苏省水运口岸码头泊位开放管理服务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开放码头运营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全省统一的口岸管理服务和运营评价体系:
- 01 -
统一标准
制定详细的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和核验清单,确保审核验收规范统一。
- 02 -
内部协同
由海事部门牵头建立了查验单位协调机制,联合口岸查验单位实施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 03 -
数字化赋能
推进"单一窗口"和电子口岸有关平台建设,提升智能化监管和通关效率。
1.守护安全生命线: 严格的安全准入和持续监管,最大程度预防水上交通事故,保障船舶、船员、港口和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保护长江母亲河: 强制的污染物接收、岸电使用要求,以及生态优先原则,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关键举措,让黄金水道水更清、岸更绿。
3.保障经济大动脉: 规范高效的监管,能减少口岸拥堵,提升通关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最终服务于江苏外向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4.明确各方责任: 让政府部门监管有据,让码头企业运营有责,共同维护良好的口岸秩序。
简单说:就是用更科学、更规范、更严格的方式,为开放的港口码头拧紧“安全阀”,筑牢“环保墙”,畅通“经济路”,让长江黄金水道在开放中焕发更强大的生机活力!
温馨提示
守护长江"绿"底色,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相关企业请务必关注口岸管理有关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口岸主管部门或监管查验单位。市民朋友发现码头异常作业或污染,可拨打监管部门热线反映~
守护口岸安全
就是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