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锈色海港
最新动态
锈色海港
2025-08-082

海关人总是对海港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庞大的远洋货轮、高耸的吊机、开阔的堆场,五彩的集装箱……它们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伴随我们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奋斗岁月。而工作多年,让我印象最深的则是东海浪尖的三座海港,三座伫立在孤岛上、浸染着锈色的海港,还有那些可爱可敬的守岛人。

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的十几亿吨铁矿砂中,约有十分之一是经由舟山进入境内。舟山群岛上的三座大型铁矿砂中转港——马迹山港、鼠浪湖港和武钢码头,在业内赫赫有名。



锈色海港


一进马迹山港,我仿佛踏入了一个锈红色的世界。无论是楼房、草木还是地面,都是同一种色调。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工业摄影大片。

“这就是铁矿砂的颜色,传送带几乎24小时不停,堆场这么大,难免有矿砂粉尘飘出来。你要是雨天进来,衣服上都能染一点。”嵊泗的同事介绍道,“你看我们查验鞋,鞋底子都是这个颜色,来多了嘛。”

在锈色的天地间,栈桥笔直地伸向大海,划开的海面上停靠着一艘近20万吨级的散货船。我是第一次看到散货船卸货——高耸入云的吊机整齐地站成一排,上半部分是浅浅的蓝色,下半部分则已经被染成锈红,如同港口和蓝天。船上的一排货舱铁门大开,巨大的钢铁爪子从几十米高的高空落下、合拢、再抓起,收回后将矿砂洒入漏斗,下方是直连堆场、日夜不休的传送带。甲板上结着些薄薄的盐晶,靠近卸货区的那一边被拦了起来,偶尔有矿砂从铁爪子中漏出来,噼里啪啦一阵响。站在船上仰头望去,只觉得自己不过沧海一粟。

“好大一条船!”我感叹道。



好大一条船


一旁的小霍同志乐了:“这艘还不算大呢。我们这儿啊,靠过更大的!”

他把大船边的小拖轮指给我看:“我们以前就是坐拖轮去锚地,来回晃晃悠悠3小时,还得爬绳梯。现在有了无人机,测水尺方便多了,还能给企业省钱。”

马迹山港是嵊泗海关的主要服务企业之一。嵊泗的每一个同事都对它非常熟悉,对铁矿砂这种货物则更是熟悉。他们编写的铁矿砂审价手册,是全国铁矿砂审价的重要参考资料;他们首创的无人机水尺检测法,吸引了众多兄弟海关前来学习。用他们的话来说,“铁矿砂就是嵊泗的特色”。

我不禁想起朋友圈里的嵊泗岛,那是一个被称为“绿野仙踪”的地方,有碧海蓝天白沙,有网红无人村,是文艺电影取景圣地。无论哪一个标签,都与这锈色海港毫无关联。而此处的海关人,却觉得这海港才是嵊泗的标志。


操控无人机作业


为了去鼠浪湖,我们一行人真切体会了什么叫“舟车劳顿”。两个小时的船晃到大衢岛,坐汽车去岛的另一边,等上两个小时,在渔港坐上一条小船,再晃二十分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与连着嵊泗县城的马迹山港不同,鼠浪湖岛上只有港口,没有居民,连快递都不来,可以说是“全无人间烟火气”。舟山海关的几位同事,在这里已经坚守了多年。

2015年上岛,2016年来的第一艘船。”楼家毅指了指路边蒙着粉尘的夹竹桃,“刚来的时候,这儿连树都没有。我们是看着鼠浪湖一点点建起来的。”

这岛上夹竹桃还在开花,让我很是惊讶。艳粉色的花朵上落了一层绣色,像是某种复古滤镜。“也就这几种树种得活。他们试了好多种,最后留下的就这些。”他补充道,“时间过得真快,鼠浪湖发展得也快,刚开港的几年业务每年翻倍。哎,那时候我们天天半夜爬起来办船。”

他的神色里带着一丝骄傲,又带着点感慨,快速地报出一组业务数据:“2016年吞吐量大概1300多万吨,2017年就3100多万吨了,到了2022年,更是突破了7000万吨。我兼着统计岗,做报表的时候同比增长总100%往上,哈哈,跟别人都不一样,总觉得自己是算错了。”

鼠浪湖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项特色业务。保税混矿,也就是“同商品编码铁矿石混矿”,这是杭州海关为打造国际矿石中转基地而专门推出的一项措施。政策落地后,企业可以直接在港内的保税堆场内完成进口铁矿砂的混合加工,这让鼠浪湖港的竞争力提升了一大截。

说话间,我们路过了港区的小卖部,几个小伙子瞬间乐了:“看!我们的CBD!”

数年时间,这些小伙子与鼠浪湖港之间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宿舍到办公楼,不过100米的距离;办公楼到泊位,不过2公里的距离。他们熟悉这岛上的一切,跟这海港一起成长。


这些小伙与鼠浪湖港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凉潭岛跟鼠浪湖一样,也是个没有烟火气的地方。上岛同样需要大船转车转小船,下船就是一片锈色。

舟山海关六横党支部的党建园地就设在矿砂采制样中心的楼上。园地不大,展示墙下摆着大家自己种植的绿植,另外还有几间活动室。楼下是亲手种下的“希望林”,不过据说只有桑树活了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阅读室里一整墙的玻璃展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矿砂的样本,跟一旁的书架似乎不太搭配。“这是我们这儿最常见的几种矿砂。铁矿砂听起来单一,其实分为很多种,颜色、形状、颗粒度都不一样,门道很多。这面墙就是给大家业务学习用的。旁边的书嘛,是思想学习。”贺科长说道,“隔壁那栋蓝色的楼,是我们的自动取样设备,差不多有七层楼高。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刚一进去,就听到“轰轰隆隆”一阵巨响,惊得我立刻抬头看去,可这楼里的一切都是锈红色的、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楚,只看到些管道交错的影子。“正取样呢,没什么。毕竟高度在这里,声音确实大。”舟山关的几位同事一脸淡定,“别看这里脏兮兮的,这一套流水线可值不少钱呢,取样基本全自动了,相当先进。国产设备,徐工出的!”


工作日常


坐船离开的时候,我忍不住一直回头看。茫茫的海面环抱着小小的海岛,环抱着我可爱可敬的同事们。他们常年驻守在这悬水孤岛上,在这锈色的海港中,在这单调的生活里。他们肩扛着海关人的责任,将青春献海岛,以年华铸国门。

他们的骄傲,深深触动了我。

所到访的每一座锈色海港,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地方。或是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型泊位,或是水尺测量的高科技设备,或是先进的采样设备,或是创新的业务模式,或是年年增长的业务量……每当谈起,如数家珍。我问他们,在岛上觉得辛苦吗?几乎每个人都说,辛苦是辛苦,可也习惯了。几乎每个人都说:“总要有人上岛的”。

是啊,总要有人上岛的。不是你,就是我;不是我,就是他。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都是我们共同守护着的国门的一个小分子。这一座座海岛,这一座座锈色海港,就像是关境线上的小小烽火台,永远有人在守。



总要有人上岛的



作者:叶旭琪(杭州海关)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