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晨雾尚未散尽,果园港已迎来繁忙的一天。吊臂起落间,集装箱如同流动的积木,在码头与货轮间有序转移。这般充满生机的景象,恰似新时代的“字水宵灯”,闪耀着新时代开放的光芒。重庆海事局以精准服务为帆,以智慧监管为桨,书写着内陆开放的"重庆答卷"。
果园港航拍(摄/肖英杰)
智联调度,让长江脉搏与世界同频
“以前进港要等很多天,现在‘直进直靠’像坐高铁一样顺畅!”常年往返果园港的船员李船长点赞的,正是重庆海事局在果园港建设的船舶远程调度系统。这个覆盖“进港-在港-离港”的数字中枢,通过码头自主排序、分中心动态调控、多部门数据互联,凭借“数据跑路”替代“船舶等泊”,不仅能及时纠正碍航行为,更让码头周转率提升近三成,昔日的“堵点”变成如今的“通途”。自2025年3月运行以来,928艘次船舶体验了“直进直靠”的便捷。
实施远程调度,保障口岸作业秩序(摄/刘爱雷)
智创监管,把好内陆开放的“水上关口”
“48台新能源汽车48小时出海”的佳话,源于重庆海事局首创的铁海联运“一体化”监管的精准施策。这一改革使“渝车出海”每箱节约物流成本3000元,减少滞港时间2-3天。前7个月,6批次48台“重庆造”新能源车借道出海,为地方产业装上“加速器”。在果园港查验区,海事执法人员正通过“前置50公里”的查验窗口开展开箱检查。这种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物流链前端的创新模式,与自主查验、海关“三联机制”共同构成三维防护网。截至7月,96个集装箱的严格查验筑起安全屏障,而协同作业让通关效率提升,完美诠释了重庆码头文化中“守正出新”的精神内核。
服务渝车出海(摄/肖英杰)
智惠民生,让开放成果温暖每个角落
重庆海事局牵头建立“渝鄂协同立法”“川渝海事监管一体化”等机制,推动长江航运治理从“分段管理”向“全域通办”跨越。重庆海事局与11家金融机构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将船舶抵押权登记登记材料精简为“一张表格”,实现“一日办结”。在果园港设立的船员水上法律服务中心、船员权益保护中心为船员追回的欠薪6.59万元,让奔波的程大副感受到“袍哥人家”式的仗义温情。这种植根于码头文化的担当,正是重庆海事局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
重庆海事局与银行签订抵押权简化合作协议(摄/肖英杰)
当暮色染红两江交汇的江面,海巡艇的航灯与果园港的灯火交相辉映。从智慧调度的数据流到查验创新的监管网,从产业赋能的加速度到民生服务的暖色调,重庆海事局正以“敢闯敢拼”的码头精神,让长江黄金水道在交通强国建设的宏图中,奔涌出更强劲的开放浪潮。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