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锦渡海关:与特区改革同行
最新动态
文锦渡海关:与特区改革同行
2025-08-261
文锦渡口岸

文锦渡口岸地处深圳市罗湖区南端,依深圳河而设,伴特区改革而兴,是深圳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次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文锦渡口岸正式对外开放。19803月,文锦渡支关升格为科级分关;同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宣告成立;19814月,文锦渡分关升格为处级分关;19853月,正式更名为文锦渡海关。45年来文锦渡口岸凭借独特区位优势,成为特区联通世界的重要通道,在海关监管服务下,无数进出口货物和人员在此高效流转,有力推动了特区外贸高质量发展。

特区建立初期口岸繁忙景象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这句箴言在特区45年发展历程中历久弥新。上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贸易蓬勃发展,口岸货运量快速增长。如何创新海关管理模式,提升通关效率,成为文锦渡海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答案就写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里。早在1982年制定的《文锦渡分关工作要点》中,就明确提出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考虑特区特殊性,促进特区发展,在手续上给予最大便利的工作思路,成为指导实践的重要遵循。

敢破敢立,勇尝头啖汤。凭借老一辈关员的改革魄力和创新智慧,文锦渡海关推出了一系列开创性举措:198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集中申报制度,为珠三角吸引外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支撑;1994年全球首套集装箱检查设备H915投入使用,大幅提升了查验效率和精准度2003年在陆路口岸率先完善并推广应用公路口岸自动核放系统,有效解决了车辆通关拥堵问题......

改革创新始终是文锦渡海关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口岸功能持续升级,服务民生,赋能发展。

文锦渡口岸作为鲜活产品供港的“主动脉”,日均逾500辆次货车运载着蔬菜、水果、冰鲜肉、水产品等经此出境。近年来,文锦渡海关试点“果蔬同装”便利措施,丰富果蔬运输种类,便利商店配货供给;推广“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实现粤港一锁到底、全程监管,显著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全力保障香港“菜篮子”新鲜充足。

文锦渡海关关员查验进口电子原料

口岸主要进口商品从特区建立早期的初级原材料,蜕变为服务境内电子科技企业的优质电子原材料。近年来,文锦渡海关深度聚焦电子供应链优质企业,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助力其通过AEO高级认证,享受单证审核少、查验率低、优先查验等互认便利措施,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文锦渡海关关员为旅客办理“离境退税”海关验核手续

“离境退税”海关验核是2024年底文锦渡海关新增的业务。出境时海关验核境外旅客的出入境证件、退税申请单、销售发票及退物品通过后旅客就可以拿到应退增值税额业务一经开通便迅猛发展,2025年前7个月深圳离境退税货值同比增长1.75倍,不仅持续释放了购物消费潜力,更为深圳市扩大口岸试点范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国门事业勇立潮头。文锦渡海关的发展历程,是一条与特区改革同频共振的奋进之路。一代代海关人秉持敢为人先的锐气、开拓创新的豪气、担当作为的志气,在新时代续写着国门卫士的精彩华章。

供稿:文锦渡海关
作者: 吴小翔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