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俄免签首日 | 口岸见证“双向奔赴”热潮,跨境交流开启新篇章?
最新动态
中俄免签首日 | 口岸见证“双向奔赴”热潮,跨境交流开启新篇章?
2025-09-162

2025915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正式生效,开启了两国人员往来的新篇章。从北疆陆路口岸到南方国际空港,首批免签旅客体验了高效顺畅的通关服务,边检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新政平稳运行,政策红利正持续释放。

多口岸迎来首批免签旅客,通关高效顺畅

黑龙江位于中俄边境的多个陆路口岸一早便迎来体验免签政策的俄罗斯旅客。在东宁口岸,旅客阿巴斯诺夫·加拉仅用不到5分钟就办完全部手续,他激动地表示:“这真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萝北口岸、绥芬河公路口岸的平均通关时间也普遍在几分钟内完成,旅客们纷纷表示通关“很顺利”、“感觉很人性化,所有细节都很到位”。

作为中俄边境重要陆路口岸,内蒙古满洲里口岸也在政策首日迎来了大量免签旅客。据央视网报道,截至当天12时,满洲里口岸已验放免签入境俄籍旅客超300人次。来自俄罗斯的维克多莉娅成为该口岸首位享受此政策的旅客,她计划和朋友们去呼伦贝尔草原感受自然风光。

上午9时许,自上海浦东机场入境的MU592航班停靠后,新政下的首批俄罗斯旅客顺利入境。来华学习汉语的卡特科娃·叶卡捷琳娜表示:“免签后不再需要准备申报材料,下次要带家人一起来旅游。”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上海口岸已查验俄罗斯旅客19.6万人次,同比增长56%

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乘坐MU9614航班抵昆的谢尔斯特涅夫·谢尔盖成为当地首位免签入境旅客,仅用2分钟完成通关。30天的停留时间足够我深入感受中国。 

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我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边检部门精心准备,保障新政顺畅运行

“比预想快太多,落地就能直接见客户,边检人员的俄语指引特别贴心。”由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办理入境手续的俄罗斯客商贝科娃·克里斯蒂娜赞叹道。她此行前往义乌洽谈业务,免签新政带来的高效通关体验令她印象深刻。

为保障政策平稳实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客流增长,全国各主要口岸边检部门提前部署,推出一系列服务保障措施。上海边检总站创新实施外国人分类分区查验模式,推行机上填、线上报”便捷入境填报方式,并开通多语种咨询服务热线;萝北边检站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增派警力、优化流程,配备智能翻译设备,适时开启绿色通道;东宁边检站动态调整勤务,联动海关、交通等部门协同保障旅客通关高效有序;昆明边检站开展多语种培训、强化现场引导,协同联检单位及航司动态掌握客流情况......

各口岸通过优化流程、科技赋能和部门联动,共同确保免签入境旅客享受到顺畅、便捷的通关服务。

流程优化与人力增配:增派警力、动态调整勤务、设置专用通道、优化流量研判预警机制。

现场俄语服务:安排“俄语便民小分队”、“中俄双语翻译民警”协助填写入境卡,增派精通俄语民警,购置智能翻译机。

智能化技术应用:绥芬河口岸使用生物信息核验、护照阅读器等设备;满洲里海关推进“智慧旅检”建设。

跨部门协同联动:高效通关离不开边检、海关、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的紧密协作。

政策推动“双向奔赴”,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2024年,中国内地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计,免签政策实施后,俄罗斯赴华游客人数将增长20%30%

这种展望充满对等互惠。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中方的免签是“非常友好的举措”,俄罗斯将对等实施对华免签政策。俄经济发展部已着手推进相关工作,并目标到2030年接待57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其入境游客总量的35%左右

“双向奔赴”的还有商机。在吉林珲春等边境城市,俄罗斯游客身影随处可见。当地商场营业员表示,大部分中国商品价格比俄罗斯便宜很多,“没有一个俄罗斯游客会空手而归”。为更好地服务游客,不少营业员主动学习俄语,商场内也增加了俄语标识

跨境交通也随之迎来了新进展。在内蒙古满洲里,至俄罗斯阿金斯克的国际道路客运班线正式开通。这是经满洲里公路口岸运行的第6条中俄国际道路定期旅客运输线路,全程约350公里,为跨境出行提供了新的便捷选择。在黑龙江,全球首条跨境客运索道——中国黑河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跨江索道工程已启动放绳作业,该项目全长约972米,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人员通关效率......

中俄免签政策的正式实施,不仅为两国人民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缩短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心与心的距离。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这些口岸正在成为中俄友好往来的“黄金纽带”,见证着两国旅游、文化、经贸深度交流的新未来。

中国口岸协会综合自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云南日报、济南日报、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等相关报道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