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边检的便利措施,海事的精准调度,中远海运的优质服务——进博会的保障工作已从首届的探索起步,发展为一套精细化、智能化的成熟体系,能够从容应对。
进博会官网倒计时海报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已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总数超过4300家(其中4108家为境外企业),规模创历史新高。
作为一年一度重要的国际性展会,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部门与企业的紧密协作,确保全球展商与展品“进得来、展得顺、走得好”。
边检:“分钟级”通关与“零距离”服务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自进博会筹备工作开展以来,上海边检总站推出进博会边检专用通道、12367服务平台进博会热线专席、进博会展品“绿色通道”、移民管理服务进驻展会现场等8项便利措施,全方位保障参展人员和展品的高效通关。
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口岸开通的16条进博会专用通道,为持进博会主办单位邀请函或有现场引导的参会企业嘉宾提供“即到即办”的通关便利。
对于需要办理临时入境许可的外籍展客商,边检部门提供“审核、签发、入境”一站式服务,将通关时长压缩至分钟级。
载运进博展品的国际航行船舶享受到“抵前查验”“一次办结”等便利措施,确保船舶“到港即作业”“离港零等待”。对运输展品的货机,边检实施“重要紧急货机优先办理”等措施,提升货运航班通关效率。
海关:智慧通关与政策突破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7月16日,海关总署发布18项便利措施及通关须知,包括“办展方统一提供担保”“延长ATA单证册展品复运出境期限与单证册一致”“支持符合条件的进境展品转为跨境电商销售”等,持续提升展品通关便利化水平。
海关在主要口岸设置贵宾礼遇通道、进境展览品报关专用窗口和查验专用通道,对申报、查验、抽样、检测等手续优先办理、即查即放。
对进博会暂时进境展览品,由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向上海海关提供银行保函或关税保证保险统一办理税款担保;境外参展商或其委托的主场运输服务商,凭国家会展中心出具的《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境物资证明函》和《进境物资清单》,免于逐票向海关提交税款担保。
与往年相比,为扩大保税展示交易的业务范围,今年特别拓展了一条支持措施。即经海关注册登记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物流中心(B型)或经总署批准、符合条件的其他保税监管场所(以下简称“区域场所”)内企业,可以将保税货物提交担保后运至区域场所外进行展示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海事:精准调度与水上交通疏导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面对展品运输的复杂需求,上海海事局提前研判、精准调度,着力保障载运进博展品的船舶“一路畅行”。
闵行海事局在进博会前强化了黄浦江上游水域交通组织;在寒潮大风影响减弱后,第一时间启动疏港预案,面对中小型船舶密集下行带来的疏导压力,迅速恢复水上通航秩序,全力保障进博会管控期间水上安全。
海事部门充分运用“电子巡航+水域巡航+空中巡航”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科学部署海巡艇疏港点位和电子巡航专台,运用无人机对靠泊与离泊船舶实施精准监控,并通过VHF点对点提醒、联动调度,构建“多级接力”疏导机制,提升疏港效率与安全冗余。
企业:深度参与,“门到门”服务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作为一场盛大展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力量,除了政策支持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企业的深度参与同样不可或缺。作为连续多年守护这场盛事的“主场运输服务商”——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单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其覆盖全球的网络资源和数字化平台,为世界各地参展商提供高效便捷的“门到门”运输服务。
面对生鲜、精密仪器等特殊展品,中远海运灵活定制运输方案,采用冷藏集装箱、框架箱等专业设备,并借助空运衔接海运等多式联运模式,有效应对时效挑战。例如,为保障奶制品等对运输条件要求苛刻的展品,中远海运量身定制专项保障方案,全程依托先进的恒温储运设备,构建稳定可靠的“海上移动冰箱”。来自新西兰的乳制品、天然矿泉水以及纽埃的椰子油、手工编织工艺品等特色展品,通过海运顺利抵沪,保障了展品如期参展。
从口岸的“分钟级”通关到展品的“零等待”验放,从船舶的“一路畅行”到贯穿全链条的企业服务……一切准备就绪,静待盛会启幕。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