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在中秘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钱凯港正式开港。这座由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处的港口,吸引世界目光,因为它标志着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一年后的今天,这座位于秘鲁西海岸的深水港已从蓝图走向现实,成为进博会上备受瞩目的亮点。11月6日,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主办的“从钱凯到上海: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合作与发展推介会”在进博会成功举办,中外政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钱凯港开港一周年的丰硕成果,展望未来合作新机遇。
“奇迹”港口重塑贸易格局,时效提升成本下降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钱凯港成为焦点,不仅因其智慧化、绿色化的先进设备,更因其彻底改变了亚洲与南美洲的贸易物流模式。过去,亚洲至南美货物需绕行北美和巴拿马运河,运输时间长达33天以上。钱凯港开港后,上海港至钱凯港直航航线仅需23天,大幅缩短10天,物流成本降低约18%。上海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经“钱凯—上海”航线进出口货物达15.4万吨,货值39.7亿元,同比实现显著增长。
“我们不仅做集装箱,还承运汽车、粮食、水果等高附加值货物,”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的商务拓展负责人阿隆索介绍,“尤其是秘鲁水果,过去运至亚洲需35至40天,现在直航仅23天,这对芒果、蓝莓等短保质期产品是革命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钱凯港航线月均开行约6班,未来将进一步加密,助力更多秘鲁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进博搭桥促合作,五大项目签约深化共赢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本届进博会恰逢钱凯港开港一周年,秘鲁展品浓度显著提升。10月15日,首批从钱凯港直航出发的进博展品历经23天抵达上海洋山港,分散于国家馆、消费品馆和食品馆——从钱凯港沙盘模型到秘鲁羊驼绒毛绒玩具,再到沙漠蓝莓等明星产品,11家秘鲁中小企业首次参展,为进博会注入浓郁南美风情。
在推介会上,中远海运集团与多方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涵盖贸易拓展、智慧港口建设、农产品预检溯源、新能源产品出口及汽车供应链合作等领域。合作方包括中检集团、上港集团、上汽集团、隆基绿能、奇瑞国际等知名企业,旨在共同构建端到端全链服务,推动亚拉贸易深化发展。
5个合作项目为:《预检助力秘鲁农产品、矿产品、鱼粉走进中国合作意向书》《深化钱凯港智慧港口建设三方合作备忘录》《秘鲁水果预检溯源走入中国客厅合作意向书》《以钱凯港为枢纽 助力中国光伏产品走向南美合作意向书》《钱凯港汽车供应链合作意向书》
秘鲁出口商协会副主席拉斐尔·德尔坎波透露,钱凯港第二阶段投资已启动,投资额超13亿美元,未来将直接对接亚洲市场,助力百余家秘鲁企业成为对华直接出口商。
文化交融共筑未来,中秘经贸纽带日益紧密
第 八 届
中 国 国 际 进 口 博 览 会
钱凯港的成功不仅是硬件建设的成果,更是中秘两国文化交融、协作共赢的体现。阿隆索坦言,合作中难免有文化碰撞,但多元包容正是全球化的精髓。他自2023年加入中远海运后,开始使用微信与中国同事高效沟通,甚至熟练运用微信支付在中国便捷出行。“我们正在搭建一座桥——从钱凯到上海,从秘鲁到中国,从现在到未来。”阿隆索说。
中国口岸协会会长、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在致辞中强调,集团将坚决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以钱凯港为枢纽,构建数智绿色供应链新生态,打造中秘互利共赢新纽带。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等嘉宾均对钱凯港一周年成果表示肯定,认为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了典范。
今天,第八届进博会落幕,但合作之桥已越筑越宽。从钱凯港的起重机到进博会的展台,从秘鲁的沙漠蓝莓到中国的消费市场,这条新通道正承载着无数企业的梦想与机遇,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来源:中新社、解放日报、中国远洋海运报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欢迎关注
中国口岸协会
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