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秒“刷脸”入港、口岸即赛道,全运会展现三地协同“丝滑样本”
2025-11-181
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届盛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其顺利运行的背后,离不开口岸通关的创新举措保驾护航。这些创新让参赛选手和观众均体验到了“丝滑通关”的便捷与高效。
在香港国际机场、高铁西九龙站、港珠澳大桥及深圳湾口岸,香港特区政府设置了16条专属自助通道,让已登记的十五运代表团成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实现“刷脸”过关,全程仅需7秒,无须使用任何实体证明文件。
这是香港首次让访客全程以容貌识别技术办理出入境手续,预计有5000名人员使用这一专属安排。
同时,横琴口岸的“免出示证件”通道也让符合条件的普通观众可直接“刷脸”通关。一位澳门旅客韦先生体验后表示:“我就刷了一个脸,全程差不多十几秒,我就过来了,感觉特别棒。”
十五运会创造性地设置了两项跨境赛事——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和深港马拉松赛,实现了 “口岸就是赛道”的创新模式。
11月8日进行的公路自行车赛中,100多名运动员在骑行中6次穿越口岸,却无需1秒停顿。运动员以约40公里/小时的速度无感通过口岸,体验“不踩刹车”的通关。
这一创新的“无感通关”奥秘在于“前置查验+闭环管理”模式。在比赛起终点设置查验区,在开赛前和完赛后集中完成监管任务,并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比赛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人、车、物闭环管理。
对于持票观众,口岸部门提供了24小时智能办证、全运会专窗、“全国通办、智能速办”等服务,实现 “一证在手,说走就走”。凭赛事门票还可“急事急办”,方便观众安排行程。
在离境退税方面,广州海关推行“一单一包”便利化监管模式,通过一张退税申请单对应一个商品密封包,封装完好即可进行退税商品海关验核,通关效率提升约70%。目前广州市有离境退税商店800余家,实现城区全覆盖。
随着全运会赛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口岸的创新举措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便利。数字背后是大湾区“硬联通”和“软联通”的紧密结合,是“一国两制”框架下区域协作的生动实践。
投稿邮箱:caop@caop.org.c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